但恶寒而不恶热,是二阳虚矣。脉浮数者,于法当汗,而尺中微,则不敢轻汗,以麻黄为重剂故也。
太阴为至阴,无热可发,因为胃行津液,以灌四旁,故得主四肢,而热发于手足。夫阴阳互根,气虽分而神自合。
水气能结而为痰,其人之阳气重可知矣。夫风为阳邪,寒为阴邪,虽以皆于时气之感,而各不失其阴阳之性。
太阴脉弱,知胃气易动,盒饭少加矣。小便由于气化。
此为逆也。阳胜阴,则狂言乱梦,心烦乏气者,酸枣汤。
少阳初感风寒,恶寒发热与太阳同,不得为半表。若据次第传经之说,必阳明始传少阳,则当大便硬而不当溏,当曰胸胁始满,不当曰满不去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