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伤寒论》曰:脉阴阳俱盛,重感于寒热,变为温疟。今来则急如奔马,热上寒下,明明一线之阳光,为阴气所逼,已离乎根也。
此亦饥寒伤正,邪伏而后发。又调经论曰:血之与气,并走于上,则为大厥,厥则暴死。
人身立命,就是这二物。 湿家之为病,一身尽疼,发热,身色如熏黄也。
按人参白虎汤一方,乃灭火救阴之神剂也。《金匮要略》以膈气虚脉乃数,数为客热,不能消谷,胃中虚冷故也。
气不足:所现痘疮灰、陷、平塌、寒战、唇口青白、便利之类。《北史》齐司马膺之好读《太玄经》,每云:我欲与杨子同游,患痢十七年不愈,齐亡岁,以痢终。
汗症虽多,不出此列。此际急宜保护后天,后天健旺,先天尚可复充。